大家一定听说过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那你听说过“岭南菌王”荔枝菌吗? 这么跟你解释荔枝菌吧: 荔枝菌在菌界的地位 相当于豪车队的兰博基尼, 世界杯里的阿根廷, 口红界中的权杖女王, 它的矜贵不仅在价格昂贵, 更贵在它可遇不可求! 荔枝菌 荔枝菌一般在 荔枝成熟结果的时段出现, 每年6-8月是它的季节。 对,正是现在这个季节! 但是—— 雨水过后, 各种蘑菇菌类都会冒出来, 大家千万别吃错了啊!!! 上到老人下到青年 都被“荔枝菌”撂倒 大雨过后,广州不少地方又冒出了蘑菇。正值荔枝上市的季节,村民们又开始寻找荔枝树下的野味——荔枝菌。 然而让人意外的是,上到70多岁的老人,下到20多岁的青年,都被一种疑似“荔枝菌”的近江粉褶蕈撂倒了,仅医院近日就收治了来自从化的12名中毒者。据悉,误食近江粉褶蕈后会产生严重的胃肠型中毒症状,近两年来已报道多起误食事件。 胡先生一家食用的近江粉褶蕈。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李波摄 时间回到6月13日中午,当天胡先生特意找了一些“荔枝菌”回来尝鲜,洗干净后由父亲做了一碗荔枝菌汤,没想到刚吃完饭,他就感到恶心,肚子里也翻江倒海。很快他发现,父母和爷爷也出现了类似的症状。 于是,一家四口赶紧求医,被救护车送到了医院。“在救护车上时,我们发现不只我们一家四口,还有另外一家三口。”胡先生的父亲告诉记者,两家人之间的距离间隔约七八公里,同样都是因误食了“荔枝菌”。 医院副主任医师、中毒科主任杨志前告诉记者,自6月14日凌晨至6月15日,该院已接收误食“荔枝菌”中毒者12人,均为从化人。医院治疗,已有3人出院,另外9人仍在治疗中。 上图可食用的荔枝菌。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李波摄 荔枝菌,被人称为“岭南菌王”,每年出现在荔枝成熟结果前后,但时间不长,最多一个月左右,因为味道鲜美而成为人们喜爱的一道美食。 然而,杨志前通过中毒者提供的样品发现,这些所谓的美食并非“荔枝菌”,而是近江粉褶蕈,食用5~10分钟后即可引起严重的胃肠中毒症状及一定的神经型中毒症状。 杨志前建议,村民不要随便采摘食用野生的蘑菇避免误食毒蘑菇;此外,在出现食物中毒症状后应及时催吐,多喝水,医院洗胃。 随后,中毒者提供的样本被送入了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邓旺秋告诉记者,其实相比近江粉褶蕈,二者的差异还是比较明显的,“两种菌不属于同一个属,荔枝菌实际上是鸡枞属的种类,有细长的假根,但近江粉褶蕈的菌柄则是圆柱形,上下几乎一样粗大。” 她说:“荔枝菌其实不只出现在荔枝树下,事实上它是与白蚁窝共生的,可能是在荔枝成熟季节最常见,就被命名成了荔枝菌。” 相关数据显示, 春夏季节发生误食毒蘑菇中毒事件最多, 严重者甚至会中毒身亡! 小编再来给大家复习一下, 广东常见的毒蘑菇都长什么样! 灰花纹鹅膏 开展后中部下凹而中央往往有一小凸起,暗灰色,中央近黑色,表面有比较明显的纤维状花纹。菌肉白色,稍薄。菌褶离生,白色,较密,不等长。菌柄细长,近圆柱形,长5-8cm,粗0.4-0.8cm,灰白色或灰褐色纤维状小鳞成花纹,基部色浅呈污白色。 剧毒鹅膏中含有的肽类毒素是环肽化合物,误食后对肝脏和肾脏有强烈的毁坏作用。年,这个蘑菇毒倒了从化一家四口。 粘盖草菇 别名又叫臭草菇、粘盖包脚菇。子实体中等大,有菌托而无菌环,有强烈的难闻气味。可使人中毒致死,野外采集时需注意识别。 褐鳞小伞菌 实体小,带浅肉粉红色。菌盖具褐红色或暗紫褐色鳞片。无菌托且有菌环。幼时菌盖半球形,开伞后平展,直径2-4cm,中部鳞片密集色深,边缘有短条棱。菌肉粉白色,近表皮处带肉粉色。菌褶白又带粉色,离生,稍密,不等长,受伤变暗红色。 此种极毒,含毒肽和毒伞肽。发病初期为胃肠炎症状,然后肝、肾受害、烦躁、抽搐、昏迷,死亡率高。 肉褐麟小伞 中文学名肉褐鳞环柄菇。此种同褐鳞小伞相近似,主要区别是褐鳞小伞菌柄较细长,基部稍膨大,而肉褐鳞小伞菌柄一般等粗,菌环窄,往往只留痕迹,菌环以下有显著鳞片。 此种极毒,含毒肽和毒伞肽。 奥米粉褶蕈 作为一种“新型毒菇”,奥米粉褶蕈形似荔枝菌,食用后会出现严重的腹痛、呕吐症状,具体可能引发的中毒症状目前仍未完全明确。 致命鹅膏菌 白云山上多见一种令人“闻风丧胆”的毒蘑菇——致命白毒伞,其外形与鸡枞菌相似。致命白毒伞呈白色,菌体幼时卵形,后菌盖展开成伞状。其毒素对人体肝、肾、血管内壁细胞及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极为严重,可使人体内各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死亡率高达95%以上。不吃鹅膏菌就能减少10~30%的蘑菇中毒事件和90%以上的致死事件。 记住了!以上这些蘑菇千万别碰!千万别碰! 毒蘑菇中毒了怎么办 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保留毒蘑菇样品供救治人员参考; 在等待救援期间, 通过汤匙压舌根等方式催吐, 但孕妇慎用; 若呕吐次数不多则要洗胃, 越早越好, 一般在4至6小时内效果最佳; 可在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 做导泻、灌肠、输液、利尿等。 最后, 小编不厌其烦的再提醒一下: 毒蘑菇不一定是五颜六色的, 哪些是无毒蘑菇, 仅凭个人经验一般没办法鉴定! 所以大家不要去采野蘑菇吃了, 想吃到正规市场购买就好啦~~ 来源: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秦松,综合广东科普(ID:guangdongkepu) 更多新闻: 爸爸,谢谢你 广州街坊看病将不用出门?未来网上看病还能医保报销 广州地铁3号线昨天因设备故障出现延误……接下来几天还是雨雨雨! 惊险!海珠一小区围墙暴雨中倒塌……广州街坊,快看看你家附近有没有这些隐患! 广州的士交班要挂“方向牌”,方向一致仍不接载视为拒载! 警惕!吃完这道菜,一家三口甲醛中毒!可能你也爱吃! 下半年,这七件大事将影响你的钱袋子! 觉得不错,请点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