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高效生态农业模式 高效生态农业模式是在生态农业模式基础上发展起来,因此要阐明高效生态农业模式,首先应对生态农业模式进行分析。 关于生态农业的模式,国内已有多方面的研究。如年农业部在对征集的全国种生态农业模式,加之—年中国首批51个生态农业县建设试点项目中,各县分别总结提出的3~10个适应当地条件的主体生态农业模式,共计余种生态农业模式进行反复研讨的基础上,经过有关领导与专家的遴选、提炼后,推出中国生态农业10大模式。 即:北方“4位1体”生态模式、南方“猪-沼-果”生态模式、平原农林牧复合生态模式、草地生态恢复与持续利用模式、生态种植模式、生态畜牧业生产模式、生态渔业模式、丘陵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利用型生态农业模式、设施生态农业模式、观光生态农业模式。 李文华组织国内近百位生态农业专家对中国生态农业的发展、原理、模式、技术、管理及区域生态农业等进行了全面、深入、系统地研究,认为生态农业模式主要有以下8类:农田间作、套作与轮作模式,农林复合系统生态农业模式,畜禽养殖生态农业模式,湿地系统生态农业模式,淡水湖泊系统生态农业,草地生态农业,以沼气为纽带的物质循环利用模式,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模式。 邱建军等在对国内生态农业模式分类进行比较总结的基础上,从模式的地区性、适用性、层次性、协调性等方面考虑,依据科学性、整体性、准确性以及层次分明、持续改进、应用方便等原则,将生态农业模式分为5种:物质多层利用型、生物互利共生型、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整治型、观光旅游型和其他类型。如上所述,高效生态农业是在生态农业基础上发展而来。 因此,可以说,高效生态农业模式也是在生态农业模式基础上发展而来。关于高效生态农业模式,虽然国内已有不少研究涉及,但真正全面、系统地研究高效生态农业模式者尚不多见,此方面的成果也是零星、分散的。笔者根据调查,并综合已掌握的有关研究资料,依据科学性、实用性、简洁性和主导性原则,将高效生态农业划分为以下8种类型和模式。 (1)立体利用型 全方位立体利用土地资源是高效生态农业增产增效的基础,也是基本的有效模式之一。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赵其国院士经过长期试验研究和系统总结,创造性地提出南方红壤丘陵地区立体型高效生态农业模式为“顶林、腰果、谷农、塘渔”,这一模式对开发南方红壤丘陵资源、提高红壤开发的生态经济效益具有指导意义。例如四川省的“山顶松树戴帽,山间果竹缠腰,山下水稻鱼跃,田间种桑放哨”,广东省的“山顶种树种草,山腰种茶种药,山下养鱼放牧”,河北省的“松槐帽,干果腰,水果脚”等。这些立体型高效生态农业模式,由于简单直观、操作方便、实践效果显著,受到广大农民欢迎。 (2)生物共生型 利用生物之间共生、互利、双赢的关系,将不同生态位、不同生长发育特性的生物组合在一起,形成结构上互补、功能上互惠、效益上互利的复合生态系统。这种生态系统可以大幅提高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速率和效率,提升系统的整体功能。当前,生产上常见的生物共生型高效生态农业模式有:稻田养鱼、稻鸭共栖、稻-萍-渔复合系统、棉田养鸡、枣粮间作、果药复合、林蛙共生等。 (3)多业结合型 多业结合型高效生态农业模式,就是将农、林、牧、副、渔“五业”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善、资源利用充分、系统效益全面”的高效良性循环系统,这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模式和基本途径。如中国南方各地广泛存在的种稻养猪、种草养牛(养兔、养鹅)、种植饲料作物(大豆、甘薯、玉米等)发展畜牧业等“农-牧”结合模式;在红壤丘陵地区的幼林、幼果地,间作肥田萝卜、绿肥(紫云英)、花生、玉米、绿豆、蔬菜等作物的“农- 林”结合模式;江西省在鄱阳湖周边农田种植优质牧草作为湖鱼饵料,到秋冬季湖水干枯季节,又将湖底淤泥挖出施入农田作肥料,这是一种典型的“农-渔”结合模式;中国广大农村,家家户户都有大量生活垃圾和各种不能直接利用的“副产品”、“废弃物”等剩余物质,将这些剩余物质用于栽种食用菌,不仅可改善、优化农村生态环境,还可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南方许多地方将稻草用来生产草菇就是成功的典型例子。可以说,发展多业结合型高效生态农业模式是中国广大农村脱贫致富的好路子。 (4)产业延伸型 “高值”,即努力提高产品产值和附加值,提高农产品经济价值和农业效益,这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高效生态农业,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模式之 一,也必然强调“高值”。将农业生产中的主产品或副主品进行加工增值,尤其是进行多层次的精加工、深加工,尽可能地延伸产业链条,努力实现生产的产业化,促进产、加、销、贸一体化。这一产业延伸型的高效生态农业模式,将极大地增加农业产业的整体效益,真正实现农业的“高值”、“高效”。 就南方稻区稻米加工产业而言,利用现代农产品加工增值技术,可使稻米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和极大的增值。米制食品品种繁多,有备受消费者钟爱的米酒、米饼、米粉、米糕、速煮米、方便米饭、冷冻米饭、调味品等米制食品;稻米深加工产品丰富多彩,有高纯度米淀粉、各种新用途的功能产品;不同蛋白质含量和不同性能的大米蛋白产品;米糠为原料的日化产品、米糠高强度材料。稻米深加工使稻米的附加值提高5~10倍,甚至10~20倍以上。完全可以深信,产业延伸型高效生态农业模式的普遍推广和广泛应用,将从根本上改变农业“弱质”、“低效”的局面。 (5)科技带动型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进步。同样,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必然是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是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据《科技日报》报道,科技支撑中国粮食“7连增”(—年连续7年粮食增产),中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达52%。如上海市近年来大力推广“科技化+生态技术”的科技带动型高效生态农业模式;同时大力加强建设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或标准化生产基地,已建有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1多个,示范面积达到 66.7万h㎡以上;并大力建设高效生态农业产业园区,如崇明前卫村、孙桥高效生态农业产业园区等,极大地提高了农业效益,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加快了农业现代化进程。 (6)环境整治型 当前,优质安全的“生态食品”(主要指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已受到国内外的广泛青睐,并逐渐成为人们食品消费的首选。然而,要生产出这些优质安全的生态食品,首先要求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加强生态建设,植树、种草、养花等,不断提高森林、植被覆盖率,改善、优化、美化生态环境;二是对已经遭到破坏或受到污染的生态环境,进行综合整治,恢复、重建良好的生态环境。近年来,由于工业化、城市化、城镇化速度加快,中国许多地方的生态遭到破坏、环境受到污 染,对生产优质安全的生态产品非常不利。为了生产出优质、安全农产品,满足人民的需求,各地十分重视生态建设和环境治理,大力推进环境整治型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 例如从年12月12日“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江西省十分重视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环境整治型高效生态农业,并采取了一系列生态建设对策和环境治理措施,例如:(1)实施造林绿化“1大4小”工程(“1大”:年江西的森林覆盖率争取达到63%;“4小”:大力开展城镇绿化、农 村绿化、工业园区绿化,以及沿公路、沿边铁路、沿河、沿湖、沿山绿化);(2)污水处理工程,除了在江西省11个市区市建立污水处理厂管网以外,在所有的县进行了污水处理厂和管网建设,用了1年半的时间,至年年底全部建成落实投运,使污水不再进入江河,使河水保持整洁、优质;(3)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在全省5万个自然村、个集镇进行了垃圾无害化的处 理;(4)“5河1湖”源头环境治理保护工程,就是在江西境内的5条大河(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和鄱阳湖源头进行的生态环境治理,在“5河1湖”的源头保护区内,不准开山开矿,不准建有任何污染的工厂企业,规定在限制时间进行搬迁,使“5河1湖”的源头永远保持生态环境良好,为保护全省水质空气质量创造重要的条件,为确保鄱阳湖“1湖清水”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7)资源再生型 按照生态学的“熵增定律”,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熵值”必然不断增加,包括系统排出的废气、废液、废渣,以及各种副产品、废弃物、污染物等。无论种类或数量增加与否,如不及时处理,将势必影响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损害整个生态系统,并进而影响人类生存环境,危及人类健康。如按照生态学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规律,及时对上述“废物”进行处理和再利用,发展资源再生型高效生态农业模式,将极大地改变这种状况。 日本的自然循环农业模式 在发展资源再生型高效生态农业过程中,各地将农业农村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所谓“废物”,如作物秸秆、残株落叶、藤蔓杂草、瓜皮果壳、畜禽粪便、栏圈铺垫物,以及人粪尿、生活废弃物等,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加以再循环、再利用,从而实现了“资源再生、废物再用”、“变废为宝、化害为利”。具体途径和方法,如:(1)将农业秸秆进入“沼气系统”进行再利用,不仅产生沼气(作燃料、作能源,照明、煮饭、烧菜等)、沼液(作肥料、饲料、饵料等)、沼渣(作肥料、饲料、饵料等),还可杀灭有害病菌;(2)可以将农业秸秆、禽畜粪便及其铺垫物作为蚯蚓食料,推广蚯蚓人工养殖业;(3)将稻草、棉籽壳等用于栽培食用菌,发展食用菌产业,可起到优化农业环境、提高农业效益的“双赢”效果;(4)农田和果园有些残留物是生产皱褶纸板、软质纤维板和纸张的原材料,可用以制造纤维板、造纸以及进一步利用木质素、纤维素等制造化工产品等。 (8)休闲观光型 现代农业已从单一提供农产品的传统农业,向着提供农产品和休闲观光旅游等多种功能服务的高效生态农业发展。这种休闲观光型高效生态农业是现代农 业发展的新方向、新模式。当前,休闲观光型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功能多。休闲观光型高效生态农业,不仅可为旅游者提供观光、采果、体验农作、了解农民生活、享受乡土情趣,而且可住宿、度假、游乐。二是模式多。综观国内外现有休闲观光型高效生态农业,可以看出至少有以下几种典型模式,如观光农园型、农业公园型、教育农园型、采摘体验型、娱乐享受型、综合配套型等,每一模式均有其特色、价值和效益。三是发展快。近年来,休闲观光型高效生态农业发展速度非常快,尤其是在发达国家和经济发达地区,去实际“参观”、“体验”休闲观光型高效生态农业的人员越来越多,休闲观光型高效生态农业的效益剧增,发展前景被看好。 治疗白癜风哪最好北京最好的白癜风医院在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