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8月26日,今日出伏,告别酷暑。一早起来,已经感觉到天高气爽了。 那么,出伏后咱们应该注意哪些事情,应该吃点啥呢? 1注意调整、增减衣物潮湿闷热天气渐行渐远,昼夜温差逐渐增大,市民朋友应注意调整、增减衣物,预防感冒、颈椎病、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等疾病的发作,由于这些疾病很大程度上与贪凉有关。因此,此时节要记得,通风开窗,注意保暖,不可贪凉。夜晚入睡时,一定要盖上被子、毛巾被之类的被褥抵御夜凉侵袭。也要格外注意饮食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切忌暴饮暴食。 2防肺燥,饮食润一点“出伏”之后,夏季开始真正意义上向秋季过度,气候逐渐干燥,这个时候饮食上要润一点,可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避免燥邪伤害。如银耳、百合、莲子、蜂蜜、黄鱼、干贝、海带、海蚕、芹菜、菠菜、糯米、芝麻、豆类及奶类。适宜的膳食有芝麻菠菜、青椒拌豆腐、百合莲子汤、百合脯等,有补肝益肾、开胸润燥、益气宽中、安神养心的功效。 3防“秋乏”,晚上睡早点 出伏以后很多人容易感到疲乏,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秋乏”。出伏之后是天气由热转凉的时期,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经过昼长夜短炎热的盛夏,很多人都有睡眠不足的现象,此时如果不改变夏季晚睡的习惯,“秋乏”更容易出现。要减缓“秋乏”,睡眠尤其要充足,最好比平时多增加1小时睡眠。另外,还要加强锻炼,如早晚跑步、打拳、做操、爬山等。 4防霉菌,通风勤一点 出伏以后,温度会逐渐降下来,虽然不明显,30℃上下,但是却给了霉菌适宜的繁殖温度,而且出伏以后的雨水会逐渐增多,只要空气中的霉菌遇到适宜条件,便会在媒介物上生菌。霉菌活力很强,一般温度在25℃—30℃、湿度在80%以上,并有充足的氧气,便会生长繁殖。出伏以后如果不在家的时候要注意通风勤一点,准备换秋装的朋友,应把衣物从箱中取出,挂在通风干燥的地方。有条件的可以用电熨斗熨一下,以减少衣物上的水分。衣物挂起来要保持一定的间隔,以保证良好的通风。服装店里挂着很多衣服不发霉就是这个道理。 出伏吃什么? 一、出伏吃粥出伏后就是处暑,早餐若能吃些温热粥或药膳粥,可说是养生一大良方,尤其是脾胃虚、消化吸收功能比较差的人,吃粥有助健脾胃、补中气。百合粥、银耳粥、杏仁粥、莲子粥、坚果粥与芝麻糊等,都是很好的养生早餐。中医提醒,老年人、体质较虚弱者,或是每年冬天都会明显感觉不舒服的人,应该从处暑就开始调理保养身体,多喝水、多吃滋阴润燥的食物,以增强人体的抵抗力。 山药百合大枣粥 原料:山药90克,百合40克,大枣15枚、薏仁30克及大米适量。做法:将以上原料洗净煮粥,每日2次服用。功效:山药具有补脾和胃之功能;百合清热润燥;大枣、薏仁健脾和胃,诸物合用具有滋阴养胃的作用。 红枣莲子粥 原料:红枣、莲子、粳米。做法:红枣洗净去核,莲子、粳米洗净;将红枣、莲子、粳米、姜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先用武火煮滚,后改用文火熬至成粥,再用少许盐调味即可。功效:红枣食性平和,具有良好的补益作用,与莲子、粳米同煮,具有补脾养胃、涩肠固精、养心安神等功效。秋日食用,极为适宜。 二、出伏喝汤出伏后,气候逐渐干燥,身体“肺经当值”,按照中医的说法是:“肺气太盛可克肝木,故多酸以强肝木”。这时节,煲一锅汤来喝最滋润。 木瓜花生排骨汤 原料:鲜熟木瓜一个(约克),干鲜花生仁克,鲜猪排骨克,味料适量。做法:将鲜木瓜洗净去皮除核,切成粗块。干鲜花生仁用清水洗净杂质,鲜猪排骨用清水洗净血污,砍成粗件,并加用精食盐稍拌匀。然后把这些煲汤的材料一起放进汤煲内,加适量清水,先用武火,后用文火煲煮。煮至花生仁熟透变软即可。功效:能清暑解热,滋润皮肤,润肠通便。 鲜莲子鸡肉汤 原料:鲜莲子克、草菇克、丝瓜80克、鸡肉克、生姜3片。做法:莲子去硬壳、沸水滚片刻、去莲芯;丝瓜洗净去皮剩青肉部分再切为粒状、草菇洗净切成粒状,一起用沸水滚片刻捞起;鸡肉洗净,切成粒状,加入马蹄粉和水拌匀,赤沸水稍滚捞起,于镬中起油镬下姜爆香,加入清水约6碗,武火滚后,下全部材料,滚至熟,调入适量食盐和生油便可,盛上时可加入少许胡椒粉。此量可供3~4人用。功效:中医认为莲子有益心、补肾、健脾、止泻、固精和安神之效。以新鲜的莲子入汤或肴则有清热作用,能辅助治疗心悸、失眠和烦躁不安。以新鲜莲子配鲜鸡肉为汤正是时下之靓汤也。 今日出伏,告别酷暑!作者:头条号/吃主义公社来源:头条号(今日头条旗下创作平台)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北京那有专业治疗白癜风北京专业白癜风医院是哪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