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还要从一桌全菇宴说起...... 主厨潘建明,四年前慕名来到浙江龙泉,这个被大山与江水环绕的世界香菇栽培发源地,吸引他到来的也正是当地流传已久的全菇宴。 全菇宴由十二道以菇类为原料的菜品组成,要由多位厨师、历时一天的准备方可成席。这些菌子在“煎、炒、烹、炸”的多种操作下脱胎换骨。 在这席全菇宴中,潘建明最为得意的是一道“素爆香菇”,因为它保留了香菇最原始的味道,同样,对于原料——香菇的要求就极为严格。 在一次偶然与朋友的闲谈中,潘建明得知好友柳朝伟的老家,正是拥有千年椴木香菇栽培历史的龙泉市龙南乡,为了帮助潘建明寻求口感与风味最纯正的椴木香菇,柳朝伟踏上了回乡之途。 龙泉市龙南乡下田村,是一个被“菇神吴三公”守护的信仰之地,他们的信仰来自于世界最古法椴木香菇的栽培。这是一种需要人工伐木,而且很危险的栽培方式。 柳朝伟回乡寻菇,也激起了父亲一直起来的心愿——再次种植珍品古法椴木香菇。老柳就联系了从前种菇的老伙计,一起来到“菇神庙”祈求丰收。 这一次的出行,对于老柳来说,不光是种植最醇厚味美的香菇,更是对后辈的一种古老技艺的文化传承。 老柳联系到曾经包过的菇山,与老伙计们回到了熟悉的菇寮。菇寮是菇山下的一个茅草屋,是菇民们饮食起居、储藏香菇的地方。放下东西,伙计们就各自忙碌起来。 天色渐暗,外面下起了雨,老柳和伙计们回忆着以前在菇寮里的故事。这也是小儿子柳朝伟第一次如此贴近父辈们的生活。 种菇,首先是要找到能够长菇的壳斗科树木,而开始种菇的第一件事,是要在菇场周围设置一些机关和陷阱,防止附近的老鼠或山鸡来偷吃。 老柳身手比想象中厉害,几下子就爬上了一颗几十米高的树。他得把树冠的树枝砍掉,这叫做剔桠,防止树倒下时压倒其他的树。这种原始的作业,注定菇民要以其生命作为代价。 他们往往会砍老树、长势不好的树,保留好的林木和嫩树,保持万物平衡,这是对自然的承诺,也让这个行业跨越千年传承到今天。 他们将树先去掉一层树皮,接着小心用斧头在树干上间隔着砍下一道道花,这种古老的砍花法,为漂浮在空气中的香菇孢子人为的造就了一个合适生长的温床。 通过砍花让椴木长出香菇,是中国人最早驯化菌丝的方式。砍好的数目用叶子盖好,剩下的一切交给时间了。 坚持和守候终究会获得收获,椴木和残木以另一种形式绽放出生命,老柳替儿子完成了心愿,也完成了自己的梦想。 当我们在餐桌上吃到这样美味的香菇时,却并不知道,在远离人烟的孤山上,有着这样一群为着生活和梦想执着的人们。 潘建明大厨也不再烦恼全菇宴的食材,当他拿到新鲜的椴木香菇后,能够感受到香菇醇厚的鲜美中,沁着山的韵味,它让远足在外的游子,挂念着家的味道。 食菌纪,探索菌菇之美 期待与你下次相见 白癜风怎样才能治好北京白癜风治疗效果好的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