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2-22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下班后看了一部美食故事片《花样厨神》,看完就后悔了。大抵因为导演是韩国人,里面的美食不中不洋,以中华美食为主打,到最后却只拿出了一份混合版炒面和面条做的小笼包来凑数。

美食故事片,当然首先要是一部电影,故事讲的圆润通透是基本要求,但是我判断一部美食故事片好不好还有一个标准,就是里面的美食是否可以牵动观众的味蕾。

《舌尖上的中国》当时让众多观众跟着导演的镜头一起用眼睛品尝祖国大江南北的美食,真正做到了舌品中国、胃知乡愁。虽然孔子说“君子远庖厨”,可是自古至今的文人墨客似乎都喜欢将笔伸向厨房,伸向家乡阡陌,街头巷尾那一道道美食。

《舌尖上的中国》海报

汪曾祺先生是高邮人,爱写淮扬菜。笔下不离茶干、烫干丝、煮干丝等,又写过炒米、慈姑、虎皮豆腐、烧卖、包子等。他是懂得从寻常饮食里面找乐子的人。初中的语文课本有汪先生的一篇《我的家乡在高邮》,记得当时看到他描写的高邮鸭蛋“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当时在课堂上不知看的多少人流口水。

高邮咸鸭蛋

鲁迅先生是浙江人,写吃的也不离浙江。《故乡》里,闰土给迅哥儿送了自家晒的青豆。《孔乙己》里有黄酒、盐煮笋和著名的茴香豆。阿Q考虑油煎大头鱼,未庄加半寸长葱叶,城里加切细的葱丝。阿Q以未庄为标准,以城里为错。《风波》里女人们端出“乌黑的蒸干菜”和“松花黄的米饭”,画面感极强。前年夏末,和朋友结伴去了绍兴,连着两天小雨,撑着伞去了传说中的孔乙己饭店。菜单上一字排开的霉干菜焖肉、糟鸡、糟青鱼干等大多是腌渍食物搭上河鲜或者发酵食物配上鲜蔬。我想大概就是因为绍兴多雨,空气里总是湿漉漉的,连带着食物也是香酥绵糯,所以绍兴多文人,百步一故居。

茴香豆

糟鸡

金庸和古龙虽然写的是小说,但是故事背景也是在中华大地转悠的,自然也得写吃。古龙写吃,就很有市井宵夜范儿。《小李飞刀》里面有一段,李寻欢被困少林寺,还好意思跟少林寺的大和尚们点菜:红焖冬笋、发菜花菇、翡翠菜心,笋尖冬菇豆腐羹,还要竹叶青酒下菜,简直气死人。金庸的点菜,更有书卷气,许多东西都有出处。比如金庸写郭靖黄蓉初次见面,黄蓉一口气点了满桌菜,要十九两银子,简直跟报菜名一般。令狐冲带领大家去救任盈盈之前,先去吃了豆皮。张无忌在去万安寺救人之前,和赵敏在北京的小酒店吃饭。吃的什么呢?涮羊肉。多妙!小宝想哄云南来的小郡主沐剑屏吃饭,也是弄来了过桥米线汤。

写小说的大师们胸中都有广厦万千,他们忙着构建浩繁宏伟的世界,偶尔的废话在后面也会变成伏笔。他们当然知道不该在无关紧要处迟疑,不能浪费笔墨。但他们还是会停下来,浓墨重彩的写上几笔吃的。这是为什么呢?我想这大概就是胃知乡愁吧!又或许是美食才是没有文化隔阂的,味蕾也是不知道文化差异的。尤其是童年时候的味道,简直是会在鼻尖萦绕一辈子。就像汪曾祺写高邮、鲁迅写绍兴、余华写浙江、莫言写高密、老舍写北京、张爱玲写老上海的菠菜包子。所谓故乡风味,无时或忘,萦人至此。

就像我们湖北家宴上,十几二十道菜,倒有七八道是跟藕相关的:炒藕丝、溜藕片、爆藕丁、炕藕片、炸藕盒、蒸藕饼,还有吊子排骨炖藕汤。偶有客人来的时候,免不了调侃几句,你是在说我“吃藕丑么”,话末,他们还是会忍不住大快朵颐、赞不绝口。

排骨炖藕汤

而今年尾将近,年味渐浓,走在重庆街头都可以嗅到犄角旮旯开始飘出的灌香肠、熏腊肉的味道。这又不知道会牵动多少人的心呢!

文丨张丽华(党群部)

图丨网络









































中科白癜风新年优惠享不停
中科白癜风新年优惠享不停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电话:电话 地址:地址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