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信阳军分区司令员程德明带领市扶贫办有关负责人在平桥区委书记王继军,区委常委、区委办主任郑春,区委常委、人武部政委舒福初的陪同下,来到长台关乡调研指导整村脱贫工作。 长台关乡冯楼村位于淮河北岸,国道以东,是长台关乡政府所在地。全村6.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亩,人口人,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元。现有贫困户82户、人。该村是传统农业种植村,主导产业是种植小麦、水稻,经济作物以花生为主,是出山店水库移民接纳村。 在冯楼村部,程德明查看了该村扶贫档案资料,听取村支部书记关于贫困人口分布、致贫原因、产业发展以及扶贫进展情况汇报。程德明指出,出山店水库部分移民迁建至冯楼村,为村里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一方面,国家移民项目资金将加大对本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村民的生活生产条件;另一方面,随着移民新村的建设,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这为村民提供了在家门口务工的机会,希望村支两委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帮助贫困户发展生产,开展务工,增加收入。同时,要做好扶贫轨迹的记录和档案归整工作,总结好的经验和做法,推动下一步扶贫工作的深入开展。 信阳奥吉特食用菌开发有限公司是冯楼村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一家专业从事高档食用菌工厂化种植的企业,公司筹建于年3月,主要从事食用菌、农产品的开发、种植、加工。目前该公司种植面积平方米,年产鲜蘑茹多吨,年销售额可达万元。 程德明一行参观了信阳奥吉特食用菌开发有限公司标准化智能温控菇房,向企业负责人详细了解公司生产销售情况。当得知该企业为当地贫困户提供了50多个就业岗位,带动了一批贫困户脱贫的情况后,程德明对企业瞄准高端农产品市场、企业家致富不忘乡邻的做法给予高度评价。他对随行的市、区扶贫办负责同志说,像这样由本地居民自主创业兴起的民营企业,不仅具有很强的扶贫引领导向作用,同时也实实在在为农民提供了就业岗位,要在项目支持、资金帮扶、形象宣传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帮助企业做大做强,进而带动更多的群众致富。他还勉励企业负责人要有社会责任和担当意识,结合冯楼村实际,从扶贫的角度,引导帮助贫困群众发展食用菌,在原材料、技术指导、产品回收等方面提供支持,通过发展产业,实现开发式扶贫。(图文·王清明) 相关链接:长台关乡: 小蘑菇助力精准扶贫 长台过去有两宝:花生和蔬菜。如今,除了这两宝,长台关乡又增加了食用菌特色农业扶贫项目。 小蘑菇为当地百姓的生活带来大变化。 褐蘑菇双孢菇 褐蘑菇营养丰富。据测定,每克干菇含蛋白质18.3克,17种氨基酸总量达9.23克,含有全部人体必需氨基酸。双孢菇蛋白质含量为35%—38%,含有人体必须的6种氨基酸,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PP,核苷酸,烟酸,抗坏血酸和维生素D等,其营养价值是蔬菜和水果的4—12倍,享有“保健食品”和“素中之王”美称。深受国内市场,尤其是国际市场的青睐。(来自网络) 年,年产上千吨的工厂化蘑菇种植项目落户在长台关乡冯楼村。该项目是由信阳奥吉特食用菌开发有限公司总投资兴建的,现已建成两个厂区,占地70余亩,年产食用菌(褐蘑菇、双孢菇)达吨,解决了2万余亩麦秸秆综合利用,并能提供余就业岗位。 增加处收入前景好 食用菌生产具有“不与农争时、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不与地争肥”的优势,经过几年的发展,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上的优势逐渐凸显,为贫困乡村实施产业脱贫开辟了新的发展路径。 经奥吉特食用菌开发有限公司黄经理介绍,蘑菇厂年均吸收余名贫困户参与就业,人均月收入元以上。以冯楼村小杨庄一杨姓村民(贫困户)为例,其妻有重病,本人残疾,干不了重活,在蘑菇厂干些轻活(包装、浇水、拌土等),月收入能达2余元,个人收入翻番,家庭情况逐步改善。 据黄经理介绍,下一步还准备通过科技创新延长食用菌产业链条,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食用菌旅游观光、休闲食品、保健食品、医药品、美容品以及堆肥后期利用等等,满足不同阶层消费者的供给需求,更好地落实产业精准扶贫的艰巨任务。 |